PM x Gemini CLI (四):AI 驅動的規格撰寫與專案管理

發布日期:2025年10月25日

本集 Podcast
EP5:告別空白文件!AI 幫你寫 PRD
EP6:AI 品保員上線!自動生成測試案例
EP7:打造你的 AI 夢幻團隊

本篇文章將聚焦於「打造藍圖」與「管理流程」。您將學會如何從根本上轉變為「規格驅動開發」,並指導您如何撰寫專業的 AI 指令稿來產出 PRD、QA 驗收清單,最後展示如何建立並透過 todo.md 管理您的 AI 專家團隊。

文章大綱:

要點一:典範轉移:從「程式碼驅動」到「規格驅動開發 (SDD)」

傳統的痛點: 在許多開發團隊中,規格文件 (PRD) 常常在交付給工程師後,就與實際的開發過程脫節。幾次迭代後,規格文件的參考價值越來越低,最終,產品的「真相」只存在於程式碼中,文件反而成了誤導的來源。

AI 協作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強調「規格優先」的價值。因為 AI 能理解我們寫的規格文件,並輔助後續的開發與測試,這使得「維護一份清晰、準確的規格」這件事,變得空前重要且有價值。

工作流程的轉變:

  • 規格成為「可執行的藍圖」:一份寫得好的規格,不再只是給人看的說明書。您可以直接將它交給 AI,讓 AI 根據這份「藍圖」,自動生成使用者故事、測試案例、甚至初步的程式碼框架。這讓規格本身變得「有用」,而不只是「備查」。
  • PM 的精力轉移:您的主要工作,從「追著工程師問現在做到哪」的事後追蹤,轉移到「如何在一開始就定義清楚需求」的事前準備。當規格定義得越清晰,與工程師的溝通誤差空間就越小。

在這種模式下,追蹤規格的變更也變得至關重要。您可以利用 AI 快速比對文件版本,產出清楚的變更紀錄,方便與團隊同步。

你現在是我的專案助理,請比較 @PRD_v1.0.md 和 @PRD_v1.1.md 這兩個版本的差異,並生成一份簡潔的變更摘要,讓我能快速在會議上報告。

要點二:從「簡報」到「PRD」:AI 輔助規格文件生成

痛點場景: 當您有一個複雜的想法或任務,想在小小的終端機對話框裡一次打完,是不是常常覺得很難編輯?又要開始寫新的 PRD (產品需求文件) 了,面對空白的文件,不知從何下手?

一個良好的工作習慣是:不要在對話框裡寫長篇大論。而是先把您的想法,有條理地寫在一個 Markdown (`.md`) 檔案裡。您可以把這個檔案,看作是一份要交給 AI 助理的「書面工作簡報 (Briefing)」。

小提示:什麼是 Markdown?

Markdown 是一種輕量級的標記式語言,讓您可以用簡單的純文字語法,來設定文件的格式。因為語法簡單、通用性高,非常適合用來撰寫給 AI 的指令稿或草稿文件。

例如,一段這樣的 Markdown 文字:

# 專案目標

## 核心功能
- [x] 使用者登入
- [ ] **個人資料**頁面

*請優先完成個人資料頁面*

將會被渲染成類似這樣的效果:

專案目標

核心功能

  • 使用者登入
  • 個人資料頁面

請優先完成個人資料頁面

若想學習更多完整的 Markdown 語法,可以參考這份台灣的中文教學文件

當您需要結構化地向 AI 傳達複雜指令時,用 Markdown 來組織您的想法會非常有效。


Part 1: 用 Markdown 檔案準備「給 AI 的書面簡報」

在簡報中用標題、列表、粗體字,把背景資訊、任務要求、輸出格式等都寫清楚。寫完後,只要在對話框中簡單地說:

請根據我這份簡報 `@my_complex_idea.md` 的內容,完成指定的任務。

`my_complex_idea.md` 範例內容:

# 書面簡報:為「線上學習平台」規劃「社群討論區」功能

## 1. 背景與目標 (Background & Goal)

我們的線上學習平台目前缺乏一個讓學員互動、提問、分享心得的地方。這導致學員黏著度不高,學習氛圍也比較孤單。

**目標:** 打造一個簡單易用的「社群討論區」,提升學員的互動與歸屬感,並讓知識可以沉澱與共享。

## 2. 核心任務 (Core Task)

請你扮演一位資深的產品經理,根據這份簡報,為我生成一份專業的「產品需求文件 (PRD)」初稿。

## 3. PRD 需包含的章節

請確保 PRD 至少包含以下三個主要章節:

*   **功能描述 (Feature Description):** 宏觀介紹這個功能是什麼,解決了什麼問題。
*   **使用者故事 (User Stories):** 從不同使用者角度,描述他們想完成的任務。至少包含「一般學員」和「課程講師」兩種角色。
*   **成功指標 (Success Metrics):** 我們該如何衡量這個功能上線後是否成功?請提供 2-3 個量化指標。

## 4. 輸出格式

PRD 內容請直接以 Markdown 格式,產出獨立的 .md 檔案,方便我修改跟複製貼上。

這樣做的好處:

  • 思路更清晰:書寫過程能幫助您整理想法,釐清思緒,這是最最最重要的好處。
  • 修改更容易:在 VS Code 中編輯文件,遠比在終端機中修改指令輕鬆。
  • 指令可複用:這份「簡報」可以留存,下次有類似任務,改一改就能重複使用。

這個簡單的習慣,會讓您與 AI 的協作變得更穩定、更專業,產出品質也會更高。


Part 2: 從「一個想法」到「一份 PRD 初稿」

讓 AI 成為您的數位分身,幫您處理這些重複但必要的工作。當您準備好書面簡報後,就可以讓 AI 快速生成結構化的文件內容。

範例:快速生成「社群討論區」的 PRD 初稿與開發任務

給 AI 一個高層次的想法:

我需要為一個「線上學習平台」規劃新的「社群討論區」功能,請幫我生成一份包含「功能描述」、「使用者故事」、「成功指標」的 PRD 初稿。

好的,這是一份為「社群討論區」功能所撰寫的 PRD 初稿:


產品需求文件 (PRD): 社群討論區

1. 功能描述 (Feature Description)

「社群討論區」是一個內建於線上學習平台的互動空間。它旨在讓付費學員可以針對課程內容進行提問、分享學習心得、並與其他學員及講師進行交流。此功能將解決目前平台缺乏互動性的問題,透過建立學習社群來提升用戶黏著度與歸屬感。

2. 使用者故事 (User Stories)

  • 作為一名學員,我想要 一個地方可以提出我在課程中遇到的問題,以便 我能得到同學或講師的解答。
  • 作為一名學員,我想要 瀏覽其他人發布的內容,以便 我能從他們的經驗中學習。
  • 作為一名講師,我想要 看到學員們正在討論的話題,以便 我能了解他們普遍遇到的困難,並優化我的教學內容。

3. 成功指標 (Success Metrics)

  • 用戶活躍度 (User Activity): 每週不重複發文/回文的用戶數 (WAU) 達到總付費學員數的 15%。
  • 內容貢獻量 (Content Contribution): 每週新產生的貼文與留言總數超過 100 則。
  • 問題解決率 (Problem Resolution Rate): 80% 的提問貼文在 48 小時內至少獲得一則回覆。

AI 會快速產出結構化的文件內容。在這份初稿的基礎上,您可以進一步要求 AI 進行任務拆解:

非常好。現在,請根據這份 PRD,將核心功能拆解成給工程師看的「開發任務列表 (Task List)」,並為每個任務寫下簡要的「驗收條件 (Acceptance Criteria)」。

當然,這是在敏捷開發 (Agile) 中常見的做法。這是一份根據 PRD 生成的開發任務列表,可直接用於團隊的待辦清單 (Backlog):


Epic: 社群討論區基礎功能

  • Task 1: 建立貼文發布功能
    • AC 1.1: 使用者必須登入才能發布貼文。
    • AC 1.2: 貼文包含標題與內容欄位,兩者皆為必填。
    • AC 1.3: 成功發布後,頁面應自動導向到該篇新貼文的獨立頁面。
  • Task 2: 開發列表頁,展示所有貼文
    • AC 2.1: 所有貼文應按「最新發布時間」由新到舊排序。
    • AC 2.2: 每則貼文應顯示標題、作者名稱、發布時間。
    • AC 2.3: 點擊任一貼文標題,可進入該貼文的獨立頁面。
  • Task 3: 開發貼文獨立頁面
    • AC 3.1: 頁面需完整顯示貼文的標題與所有內容。
    • AC 3.2: 頁面下方需有留言功能區塊 (留言功能將在下個 Epic 實作)。

AI 甚至能產出帶有敏捷開發專案的慣用語 (如 Epic, Task, AC) 的任務列表。這份列表可以直接作為與開發團隊討論的基礎,快速估算工作量,讓專案從一開始就有一個清晰的藍圖。

要點三:讓 AI 自動生成「功能驗收清單」

痛點場景: 您辛苦寫完的 PRD,交給開發團隊後,他們寫出來的功能,可能常因為雙方對需求規格的理解有偏差,而漏掉一些您在意的細節或邊界條件?

現在,您可以讓 AI 扮演 PM 和開發團隊之間的橋樑。在您寫完規格後,直接讓 AI 根據您的規格,產出第一版的「驗收測試案例 (Test Case)」。

範例:將「貼文發布」規格轉為測試案例

假設您的規格文件 spec.md 中有一段:

**功能:貼文發布**
- **使用者故事**:作為社群成員,我希望能發布一篇包含標題和內容的貼文。
- **驗收條件**:
    - 標題和內容都是必填。
    - 標題不可超過 100 字。
    - 成功發布後,應跳轉到新貼文頁面。

您可以這樣對 AI 下指令:

你是一位頂尖的 QA 專家。請根據我提供的規格文件 `@spec.md`,為「貼文發布」功能撰寫詳盡的驗收測試案例。

請務必包含:
- **正面案例** (正常操作)
- **負面案例** (錯誤操作)
- **邊界案例** (測試極端條件)

請用表格形式呈現,欄位包含「案例ID、測試項目、步驟、預期結果」。

Gemini CLI 模擬輸出:

**「貼文發布」功能驗收測試案例**

| 案例 ID | 測試項目 | 步驟 | 預期結果 |
| :--- | :--- | :--- | :--- |
| TC-001 | **正面**:成功發布 | 1. 輸入50字標題
2. 輸入200字內容
3. 點擊「發布」 | 1. 貼文成功
2. 頁面跳轉到新貼文 URL | | TC-002 | **負面**:標題為空 | 1. 不輸入標題
2. 輸入內容
3. 點擊「發布」 | 1. 提示「標題為必填」
2. 停在原頁面 | | TC-003 | **負面**:內容為空 | 1. 輸入標題
2. 不輸入內容
3. 點擊「發布」 | 1. 提示「內容為必填」
2. 停在原頁面 | | TC-004 | **邊界**:標題剛好100字 | 1. 輸入100字標題
2. 輸入內容
3. 點擊「發布」 | 1. 貼文成功
2. 頁面跳轉 | | TC-005 | **邊界**:標題101字 | 1. 輸入101字標題
2. 輸入內容
3. 點擊「發布」 | 1. 提示「標題不可超過100字」
2. 停在原頁面 |

這份由 AI 生成的測試案例,可以作為您和 QA 團隊討論的基礎,確保每個人對需求的理解都在同一個水平上,從源頭提升產品質量。

要點四:建立並管理你的 AI 專家團隊 (`todo.md` 實踐)

痛點場景: 作為 PM,撰寫一份新的產品規格書 (PRD) 往往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。如何確保每個環節都能有條不紊地進行,並最終產出高品質的 PRD 和 UI Prototype?

一個成功的領導者,懂得如何組建團隊並管理進度。在與 AI 協作時,您可以透過「角色扮演」與 `todo.md`,建立一個各司其職的「AI 專家團隊」,並清晰地導航整個專案流程。


Part 1: 建立您的「AI 專家團隊」,各司其職

您可以為每一位 AI 專家建立一個專屬的 Prompt 指令稿 (例如 market_analyst.md, qa_expert.md),將您對這個角色的期望、工作流程、產出格式等都定義清楚。您可以把這些 `.md` 檔案看作是您為每位 AI 專家量身打造的「工作手冊」。

您的 AI 專家團隊可能包含:

  • 市場分析師:專門負責上網研究、分析競品、產出報告。
  • 用戶研究員:專門負責閱讀使用者回饋、訪談稿,提煉洞見。
  • 產品設計師:專門負責發想 UI/UX 概念、繪製流程圖。
  • QA 專家:專門負責將您的規格轉化為滴水不漏的測試案例。
打造高品質「AI 專家」的進階技巧:

要讓您的 AI 專家不僅僅是個空殼,而是能真正產出高品質內容的得力助手,您可以在您的 .md 指令稿中,融入以下幾種進階的提示 (Prompting) 技巧:

  • 專家角色扮演模式 (Expert Persona)
    不只是給予「你是一位產品經理」這種簡單角色,而是設定更精細、更具體的「專家人格」。例如:「你是一位對使用者體驗極度挑剔的設計總監,請用你的視角審視這份 PRD」、「你是一位只在乎商業變現的 CEO,請評估這個功能的潛在營收模式」。讓 AI 從不同利害關係人的視角提供回饋,能讓您的思考更全面。
  • 思維鏈 (Chain of Thought) 技巧
    在指令中明確要求 AI「先思考,再回答」。例如,在處理複雜的分析任務時,您可以加上這樣的指令:「請一步一步思考。首先,分析問題的背景。接著,列出可能的解決方案。最後,評估每個方案的優劣並給出建議。」這種方式能引導 AI 進行更嚴謹的邏輯推理,大幅提升回答的品質與準確性。
  • 少樣本提示法 (Few-shot Prompting)
    在指令中直接給予 AI 1-2 個您想要的輸出範例。這就像是給它一個「樣板」,讓它能精準地模仿您想要的格式、風格或語氣來完成任務。例如,如果您希望 AI 產出特定格式的使用者故事,可以直接在指令中寫下範例,AI 的後續產出就會完全遵照您的格式。

範例一:結合「思維鏈」與「少樣本」的 QA 專家 (qa_expert.md)

# Persona: QA Expert

你是一位頂尖的軟體品質保證 (QA) 專家,擁有十年以上經驗。你極度注重細節、邏輯嚴謹,並且擅長找出各種極端的邊界案例。

你的任務是根據我提供的產品規格 (PRD),為指定的功能撰寫詳盡的驗收測試案例。

## 工作流程 (Chain of Thought)

當你接到任務時,請嚴格遵循以下思考步驟:
1.  **分析需求**:仔細閱讀規格,拆解出所有功能點和業務規則。
2.  **設計正面案例**:設計涵蓋所有正常操作流程的測試案例。
3.  **設計負面案例**:思考所有可能的錯誤操作、非法輸入,設計對應的測試案例。
4.  **設計邊界案例**:針對所有數值、字數限制等條件,設計剛好符合、超過、或低於限制的極端測試案例。
5.  **格式化輸出**:將所有案例整理成清晰的表格。

## 輸出範例 (Few-shot Example)

請嚴格遵照以下 Markdown 表格格式輸出,這是一個範例:

| 案例 ID | 測試類型 | 測試項目 | 步驟 | 預期結果 |
| :--- | :--- | :--- | :--- | :--- |
| TC-LOGIN-001 | 正面 | 成功登入 | 1. 輸入正確的帳號<br>2. 輸入正確的密碼<br>3. 點擊「登入」 | 1. 登入成功<br>2. 頁面跳轉到會員首頁 |
| TC-LOGIN-002 | 負面 | 密碼錯誤 | 1. 輸入正確的帳號<br>2. 輸入錯誤的密碼<br>3. 點擊「登入」 | 1. 提示「帳號或密碼錯誤」<br>2. 停在登入頁面 |

---
現在,請等待我提供產品規格文件。

範例二:強調「專家人格」的 CEO (ceo_persona.md)

# Persona: Business-Focused CEO

你是一家上市公司的 CEO,你極度關注商業變現、市場競爭力與投資回報率 (ROI)。你沒有時間聽取技術細節或不切實際的用戶體驗幻想。

你的任務是審閱我提出的新功能想法或 PRD,並從一個純粹商業的角度,提出尖銳、直接的質疑。

## 你的口頭禪與思維模式

*   "這個功能能為我們帶來多少營收?"
*   "我們的競爭對手做這個了嗎?我們為什麼要做?"
*   "開發這個要花多少錢?多久能看到回報?"
*   "不要告訴我這個功能『很酷』,告訴我它如何幫助我們『賺錢』或『省錢』。"
*   "市場會為這個買單嗎?你有數據支持嗎?"

## 任務指令

當我提供一份文件給你審閱時,請用以上述角色的口吻,直接提出 3-5 個最關鍵的商業質疑。你的回覆應該簡潔、有力、直指核心。

---
準備好了,把文件給我。

將這些技巧應用在您的 ceo_persona.mdqa_expert.md 等檔案中,就能將它們從簡單的指令稿,升級為真正專業、可靠的自動化工具。

您的核心工作,不再是親自執行所有事,而是像一位總指揮,清晰地定義問題,並將任務指派給最適合的 AI 專家去處理。


Part 2: 用 `todo.md` 導航複雜的產品開發流程

現在,您可以將 AI 視為您的專案助理,利用 `todo.md` 這個簡單而強大的概念,來導航整個 PRD 撰寫流程,確保每個步驟都清晰可控。

PM 撰寫 PRD 的 `todo.md` 工作流:

  1. 定義最終目標:PM 首先在 `todo.md` 中明確定義最終目標。
  2. AI 協助拆解任務:PM 指示 AI 根據最終目標,將整個流程拆解為一系列具體、可執行的子任務,並列入 `todo.md`。
  3. PM 審核與指派:PM 審核任務清單,逐一指派給不同的 AI Agent(例如:`@qa_expert.md`)或由 PM 親自指派。
  4. AI Agent 執行與自動更新進度:每個 AI Agent 根據被指派的任務進行工作,並在完成後自動更新 `todo.md` 中的任務狀態,PM 則負責審核每個階段的產出。

範例:撰寫新功能 PRD 的 `todo.md`

假設您需要為一個「智慧家居 App 的新安全監控功能」撰寫 PRD,您的 `todo.md` 可能會長這樣:

# 新功能 PRD 撰寫與 UI Prototype 任務清單:智慧家居安全監控

## 階段一:資料收集與市場分析
- [ ] **任務:** 進行競品分析,了解市場上主流安全監控 App 的功能與優勢。
    *   **指派給:** @market_analyst.md
    *   **驗收條件:** 產出競品分析報告 (`competitor_analysis.md`)。
- [ ] **任務:** 收集用戶對居家安全監控的需求與痛點。
    *   **指派給:** @user_researcher.md
    *   **驗收條件:** 產出用戶需求報告 (`user_needs_report.md`)。

## 階段二:PRD 初稿撰寫
- [ ] **任務:** 根據資料收集結果,撰寫新安全監控功能的 PRD 初稿。
    *   **指派給:** @pm_assistant.md
    *   **驗收條件:** 產出 PRD 初稿 (`security_feature_prd_draft.md`),包含功能描述、用戶故事、成功指標。

## 階段三:UI Prototype 產出與驗證
- [ ] **任務:** 根據 PRD 初稿,設計安全監控儀表板的 UI 概念。
    *   **指派給:** @ui_designer.md
    *   **驗收條件:** 產出 UI 概念草圖描述 (`security_dashboard_ui_concept.md`)。
- [ ] **任務:** 根據 UI 概念,生成基於 Bootstrap 5 的 HTML UI Prototype。
    *   **指派給:** @frontend_dev_agent.md
    *   **驗收條件:** 產出可互動的 HTML UI Prototype (`security_dashboard_prototype.html`)。

## 階段四:PRD 最終定稿
- [ ] **任務:** 根據 UI Prototype 回饋,優化 PRD 內容。
    *   **指派給:** @pm_assistant.md
    *   **驗收條件:** 產出最終版 PRD (`security_feature_prd_final.md`)。

當您準備好這份 `todo.md` 後,就可以開始執行您的專案了。您可以對 Gemini CLI 下達一個更精確的啟動指令,引導它如何扮演「總監」並調度其他「AI 專家」:

你現在是我的專案總監。你的任務是閱讀 `@todo.md`,並依序執行其中的任務。

當你遇到一個任務時,請注意「指派給」欄位:
- 如果任務指派給一個 .md 檔案 (例如 `@market_analyst.md`),這代表你需要載入那個檔案的內容作為你的新指令 (Persona),並以該專家的身份完成任務。
- 完成後,你需切換回「專案總監」的角色,向我報告,並準備進行下一個任務。

現在,請從 `@todo.md` 的第一個未完成的任務開始執行。完成後向我報告,等待我的下一步指示。

這種以 `todo.md` 為核心的協作模式,讓 PM 能夠像一位總指揮,將複雜的產品開發流程拆解、指派、追蹤,確保每個環節都能高效且精準地完成。

本章總結

在本篇文章中,我們聚焦於如何打造開發藍圖與管理執行流程:

  • 介紹「規格驅動開發 (SDD)」的核心理念,強調清晰規格的價值。
  • 展示如何透過「書面簡報」搭配 AI,高效產出結構化的 PRD 初稿。
  • 教學如何利用 AI 將規格文件自動轉換為詳盡的 QA 驗收清單,確保交付品質。

如果您有想交流討論的地方,歡迎到我的 LinkedIn 找我!

前往 LinkedIn

透過這些 AI 驅動的策略,PM 可以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策略思考和創新決策中,從「忙碌的管理者」轉型為「產品賦能者」,帶領團隊高效達成產品目標。